課程公告

目前分類:參考書目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圖片來源:二魚文化 http://www.2-fishes.com/Detail.aspx?BookID=E022&IndexID=01

     本書由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葉振富,即知名詩人焦桐主編。 內容分上下卷共收錄了26篇散文,作者包括日治時代台灣民主運動的先軀─賴和、蔣渭水,醫生作家侯文詠、王溢嘉、王浩威,原住民作家拓拔斯‧塔瑪匹瑪、名作家蘇偉貞、李欣倫等,藉由身分與角色的差異,我們可以同時閱讀到讀醫護人員和病患的觀點,加以對照並進一步思考醫病關係與醫療人文的可能性。

小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簡介】

  陳永興,一九五○年生,台灣高雄人,精神科醫師。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美國柏克萊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畢業。曾任台北醫學院精神科主任、高雄醫學大學助理教授、《台灣文藝》雜誌社社長、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召集人,與台灣醫界聯盟秘書長、國大代表、立法委員、高雄市衛生局長。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高雄市立聯合醫院院長。曾獲頒1984年台美基金會「社會服務獎」、高雄醫學院「傑出校友獎」、賴和文教基金會「醫療服務獎」。

著有多本著作,包括《天公疼憨人》《山地服務在霧台》《醫生的話》《飛入杜鵑窩》《醫學、人權、社會》《柏克萊沉思》《拯救台灣人的心靈》《台灣之愛》《台灣醫療發展史》等系列作品。

  【內容簡介】

    本書收集一百三十年來台灣現代醫療發展的史料,以台灣人醫師自我反省的觀點,追尋醫界前輩留下的足跡及對台灣社會所作的貢獻,忠實記錄了百年以上的台灣醫療大事,並對當前台灣醫療問題有所探討。作者本身學醫,在生物科學專業背景之外,能以動人感性的文筆及對台灣社會人文關懷的史觀,寫出醫療史的開創性著作,值得讀者用心品讀深入體會。

圖文引用自: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93421

小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集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4796

成令方,《醫療與社會共舞》,台北市:群學,2008.2

當醫學遇上社會學,究竟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本書邀請了國內三十三位生物醫學界和社會人文學界學有專精的學者與教授,以日常生活中的醫療、健康實例做為主題,將他們多年的學術研究轉譯成趣味盎然,淺顯易懂的短文,使讀者能在醫療中看見社會的多重意義,破解以為「醫療中立,不受社會影響」的迷思;使讀者能進一步瞭解,醫療為達到維護眾人健康的目的,必須正視醫療領域中知識、權力關係的不平等,以及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平等議題。

   本書共分成「另類醫療」、「醫療專業的興起與變遷」、 「醫學知識與權力」、「醫療政策與市場」、 「身體經驗」、「工作與健康不平等」、 「醫療技術」、「風險與醫療爭議」等八大篇, 篇篇精彩的文章帶領讀者,從醫療社會學、公共衛生、以及科技與社會的視野,思考、審視「醫療與社會」的關係,期盼本書能激發更多的對話與創見。

作者群簡介

成令方

學歷:英國 Essex 大學社會學博士
經歷: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研究興趣:性別社會學、醫療社會學、工作社會學、質性研究、性別與科技

傅大為

學歷:美國Columbia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博士
經歷: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清華大學歷史所教授(科技史組與STS組)
研究興趣: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台灣當代文化史、性別與醫療╱科學、性╱別、台灣近代醫學史

林宜平

學歷: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
經歷:台大公衛學院健康風險及政策評估中心助理教授、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專案計畫助理教授
研究興趣:環境╱工作╱健康、風險管理與溝通、醫療人類學、社會流行病學、科學╱科技與社會

小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來源: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LID=se008&kmcode=2010410000635&Actid=tornado&partner=

    蘇珊.桑塔格,《疾病的隱喻》,台北市:大田,2000。  
    這是一本關於疾病、死亡、美學、文學與社會的書,其中墮落與昇華、天譴與救贖的種種幻想隨著細菌、腫瘤、病毒、恐慌、迷思一起蔓延。文學從古到今,不都是陷於生與死的糾葛中,對於死亡的恐懼從來就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    桑塔格以三種曾被視為絕症的疾病:肺結核、癌症、愛滋病,討論不同疾病在文學藝術中呈現的意象,肺結核事一種被美化得近乎昇華的疾病,癌症通常以體內腫瘤的邪惡意象出現,通常被視為個人的精神壓抑或飲食生活習慣不佳所致,愛滋病則被末世、災難、毀滅、陰謀等神話意象一起傳述,被視為他者,來自邪惡的黑暗大陸原始潮濕的熱帶。

小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傅科,《性意識史》,台北:桂冠,1991。

    傅科所有的論著都環繞著「權力」而展開,對他而言,現代醫學亦是一種「管理的權力」即治理生命的權力,他稱之為「生物政治」。管理生命的權力從十七世紀起主要透過兩種方式發展,一是與機械人體為中心:人體的訓練、人體能力的提高、人體力量的開發,如人體的解剖;一是十八世紀中形成,以人體-人種為中心,如出生率和死亡率、健康水準、平均壽命,因而造就出解剖學與生物學兩門控制人類身體與人口數字的學科。   解剖學與生物學是十九世紀後許多權力工具的基礎,傅科認為性意識的機制也是其中之一,從此以後,權力的機制大規模的朝向身體、生命、生命的繁衍,健康、後代、種族、人類的未來擴張,而性意識則是一種規範、知識、觀念、訓練和調節。

小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洛伊德與榮格精神分析:佛洛伊德曾分析莎士比亞的劇本《哈姆雷特》,可說是最早以心理分析詮釋文學作品的人,容格的人格原型、「阿尼姆斯」、「阿尼瑪」理論都是文學文本很好的切入點。

小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