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疾病誌Phthographie,是由希臘文patho「疼痛、激情」與graphie「文字」所構成,是從精神科建立的學術概念。又稱(病績學)是從現代醫學研究的角度,特別是精神科切入文藝創作,探討作家天賦異稟的生理、病理條件,多從疾病或病態的角度詮釋藝術創作,引起相當的注意與爭議。關於是否是病態,本身所引發的疾病、天才等的定義反省,現代對於號稱瘋狂的文藝創作又都被視為正面,瘋狂甚至成為榮譽。    從文學史來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著重憂鬱(Melancholie)到了二十世紀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e),都加深了疾病誌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性,簡單的說,就是,從健康與疾病的二元論述切入文學的創作與研究。現代主義幾乎是健康與病態間的翻盤:自然主義、頹廢(Decadence)、表現主義、達達主義等一連串彼此相關的文學流派,異於常人的描述佔有很大的地位,如德國當代大文豪湯瑪斯.曼的小說對於精神疾病著墨甚多,卡夫卡的《城堡》以及變形的想像都是例証。    一旦文學被診斷為疾病所造成的結果,文學史又該如何面對?在疾病誌的檢視下,我們所熟悉的文學經典,可能會被診斷為病態的產物,我們所崇拜的文學家可能是個精神異常者。這是否將動搖讀者的信念、或評價?疾病誌不論對個人或社會都產生了顛覆的效果,但不可否認的,疾病誌是另一個人類對於自我認識的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